培訓一部
13959027775(鄒老師)
培訓二部
13459736636(陳老師)
培訓三部
13616921600(黃老師)
網 址:www.www.glmstat.com
郵 編:364000
地 址:龍巖市新羅區商務中心青年創業大廈1911
時間:2016-01-15 瀏覽:1837
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位于上杭古田蘇家坡村,建于明末清初。整座建筑座西朝東,面闊7間,進深6間,磚木結構,三合土地面,建筑面積672平方米, 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一正兩橫布局,正樓分前、中、后三進廳堂,后廳為兩層堂屋,中、后廳左、右兩側均設有廂房;兩橫為南北兩側護厝。
1929年10月,中共閩西特委從上杭城遷至蘇家坡,特委機關就設在樹槐堂,在這里領導閩西地方黨的各項工作,開展土地革命斗爭,協助紅四軍的各項工作,一直工作到1930年3月,為領導建立和鞏固發展閩西革命根據地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隨同特委機關來到蘇家坡的毛澤東攜賀子珍就住在樹槐堂后廳左側的小閣樓。在這間小閣樓里,身患瘧病的毛澤東一邊養病,一邊代表紅四軍前委指導閩西特委的工 作,在這里工作和生活了40多天。他化名“楊先生”,工作之余,經常深入農村進行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為了幫助蘇家坡群眾在文化上翻身,毛澤東在樹槐堂后廳創辦了一所“平民小學”,并不辭辛苦地親自為平民小學編寫教材、講課。他關心群眾疾苦,在蘇家坡群眾中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毛澤東了解到特委炊事員楊冬冬因兒子參加赤衛隊,把家里僅有的一床被子帶走了,自己蓋棕衣。毛澤東便將自己的軍毯送了一條給楊冬冬,使楊冬冬倍受感動。離開蘇家坡回紅四軍時,毛澤東又把特委為照顧他身體買給他的棉絮也留給了當地貧農。
“楊先生”的美德,在蘇家坡群眾中廣為傳頌。
在蘇家坡這段時期,毛澤東十分關注設在樹槐堂旁邊不遠“鴻玉堂”的我黨早期黨!}粵贛三省干部訓練班,除了經常詢問訓練班的情況外,還親自為學員們講授馬列主義課程。
一天,在與閩西特委書記鄧子恢談話時,毛澤東問道:“子恢同志,你認為領導者的任務是什么?”鄧子恢一時回答不上來。毛澤東耐心地說:依我看,領導者的任 務就是替群眾當“傳達員”。他說,當好傳達員也不容易,必須把大多數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地反映到黨和政權機關里去,然后加以總結、分析,作出相應的決 定,并將決定傳達到群眾中貫徹執行。鄧子恢認為這一說法很有道理,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創造性,便把毛澤東的講話精神在特委會議上公開傳達。后來,特委把這 一精神迅速傳達到閩西各縣黨政部門,教育了廣大領導干部,改變了當時存在的官僚主義工作作風,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
在樹槐堂右側半山腰上有一天然巖洞——圳背巖洞,洞內冬暖夏涼,環境清新、幽靜,是毛澤東當年休息、讀書之處,F在當地人都把它叫作“主席洞”。
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樹槐堂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